北京,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世界城市,吸引着全世界南来北往的人,这其中就有一群不一般的“洋北漂”。 来自德国音乐制作人老锣、创建创可贴8的英国人江森海、追寻中国功夫的英国人韩杰、以及继父辈之后再次被派驻到中国工作、学习的巴基斯坦人哈希博和何瑞玛不约而同的来到北京。 北京原本只是他们旅途中的一站,但这一次停留却占据了他们大半的人生时光,而他们也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令人动容的北漂生活。 由不同肤色、以努力生活及时间见证胜过语言表达的“HELLO 北京”也在每个人心中回声嘹亮,久久难忘!
古萧关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的六盘山地区,这里相传为中华民族最早生存繁衍之地,也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界处。 萧关内外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丝绸之路在这里蜿蜒西去,不同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里,这里曾经反复出现在中华民族的重大政治、军事、外交事件中,并在商业、文化、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可以说,萧关内外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融合多元文明、寻求各民族和谐共生、探索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 第一集 陇山锁钥 第二集 胜败荣辱 第三集 丝路古城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期间,沿着苏满边境建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部队。他们惨无人道的用中国人、苏联人、韩国人来做活体实验,在集中营、占领区、战俘营所犯下了惨绝人寰的兽行:大屠杀、变态的奸淫、毒气实验、细菌实验和性实验等等.... 致使无数生命惨遭杀戮。这里只有仇恨的震撼和国耻的警示!
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近二百名摄影师半个多世纪持续不断地跟踪拍摄为素材,以二OO三年春天爆发的SARS疫情为切入点和结构主线的纪录电影《灾难时刻》,日前已经制作完成。除SARS外,该片还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如建国初期的血吸虫病、一九五九至一九 六一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一九七六年的特大洪水等,同时略写了旱灾、雪灾、蝗虫灾、火灾等灾害,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灾难时刻自强不息的奋斗业绩。
《送你一朵小红花》特别纪录共分为三集,分别是一家亲、两家人、生命里,导演韩延和易烊千玺、朱媛媛、高亚麟出镜介绍电影的台前幕后以及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由张绍刚担任主持,进行串联。 众主创暖心分享饰演抗癌一家人的戏里戏外故事,导演韩延阐述对中国式家庭和生命题材的理解。
纪录片《我们这一家》关注的是八十年代移民潮的背景下,以台湾移民至巴西的一代人为代表,讲述了移民对于他们的影响,以及对他们后面一代代人的影响。对一户移民移民家庭的生活进行了全景式跟踪拍摄与展现,从日常生活中各个片段体现他们以及后代对于身份认同的看法,对归属感的认知,从一个具体的视角,体现全球化时代普通人的处境与心态,并且展现其中存在的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导演:郭婉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1993年生于巴西,父母台湾人。
一朵花开需要多久。也许是整个春天。一滴水珠爆开需要多久。千分之一秒。在我们体内,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微小的生命在活动。借你一双眼,超越时间的阻隔,看清暗处的萌动。细腻,灵动,超清晰的画面。
当“没头脑”吕途(彭昱畅 饰)遇上“不高兴”凌敏(李庚希 饰),两个身患重症却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因为“生命接力”的约定,阴差阳错地踏上了一段充满爱与力量的治愈之旅。 影片是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终章,部分取材于纪实报道文章《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动情的永恒约定》。
《友谊万岁》(1985,李振羽)记录了1985年在中国举行的“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活动,亚太地区青年代表在北京召开“青年在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讨论会,会后到上海、南京、广州等十四个城市访问。这次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的主题是“参与、发展、和平”,倡导和促进全社会关心青年的成长,发挥青年的作用。
一九七零年代,台湾掀起年轻人自己写歌自己唱的“民歌”热潮,当年的民歌手与歌,不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也描绘了某一个世代青年的面貌。四十年后,歌曲仍然传唱,唱歌和听歌的人经历了四十年的光阴,都到了人生的下半场。一场四十年后重聚的演唱会,犹如降灵夜,召唤青春的记忆,与当下的生命对照、对话。不论是宝变为石的感概,还是历久弥新的激情,都在一首首大合唱的民歌裡找到归向。本片以民歌四十周年演唱会为轴心,往外辐射民歌时代的代表人物们:杨弦、胡德夫、陶晓清、吴楚楚、杨祖珺、李建复、侯德健、李宗盛、邰肇玫……此时此刻的生活实貌,以及对创作、对国族认同、对人生起落的所思所想。这是歌的故事,也是时间的故事。
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清末的过度开垦,使这里变成了一片荒漠,是造成北京数十年沙尘暴的罪魁祸首。但是,如今塞罕坝已经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它要肩负着保护北京春天的责任,为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提供美好而温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