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788
7.5
已完结
37
7.5
更新时间:09月06日 02:54
主演:林妙可,杨采妮,刘晓庆
简介:电影以“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为背景,描写现代都市富有的一对母女来到大草原,遇到蒙古族老奶奶,整个的人生观因此改变的故事。  尚于(杨采妮 饰),某外企经理。深信经济发达,是幸福奔向的唯一途径。初次婚姻失败,但习于以强悍为容的她,在他人面前极少流露柔情。面对金融海啸,她被委 派到呼伦贝尔,以考察为名,不择手段,也要找到合理原因,取消欠商业价值的文化项目。在这荒芜之乡,她吹毛求疵的性格令她痛苦不 堪,但女儿丁雨泽(林妙可 饰)从小朋友身上找回自已,发现了她的天堂,也与蒙古老奶奶红婆婆(刘晓庆 饰)建立了感情。母亲渐渐发觉自已多不了解女儿,却无意间听到小泽的歌声。在歌声里,听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小泽的形象:勇敢、奔放、快乐、自信。这天,小泽为救小羊而迷路,风雨交加,她躲在山岩下。红婆婆返回寻找小泽。在互相对唱的歌声里,红婆婆终于找到了已浑身湿透的小泽。  尚于见红婆婆搂着发烧门小泽轻声吟唱着,被红婆婆和孩子们纯朴的歌声打动,在音乐中,她看清前面的人生道路,和自己的缺点,找回了自己久失的那份本真与快乐……
75
2012
37
主演:林妙可,杨采妮,刘晓庆
人欢马叫
593
7.4
已完结
人欢马叫
7.4
更新时间:09月06日 02:11
主演:王善朴,常香玉,任宏恩
简介:河南省某公社小吴庄生产队,在夏粮获得好收成后,趁墒抢种,掀起了新的生产高潮。队里的饲养员刘自得,在大忙季节以借牲口拉饲料为名,偷用队里的大红马给自己磨面,并与邻队小商贩徐富贵合伙做生意,卖熟食赚钱。刘自得自发思想严重,终日幻想:“来年盖三间新瓦房”。当社员们批评他不该占用大红马耽误秋种时,他却依仗自己有喂牲口的技术,以交鞭子要挟生产队。刘自得的亲家、共产党员、老贫农吴广兴在大队长的支持和全体社员的积极拥护下,接过鞭子,挑起重担。吴广兴缺乏喂牲口经验,但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农、饲养员学习。为了医好由于刘自得加套磨面累病了的大红马,他日夜守在饲养室,千方百计精心护理病马。他听说病马爱吃咸的,他就拿家里的高粱去换盐,并且为了多换些盐,他把老伴最心爱的老母鸡拿出去换成盐。为了能让病马尽快好,他把自己吃的饭也给病马吃了。吴广兴的老伴吴大娘,怕得罪刘自得影响儿女亲事,责怪吴广兴不该接这工作。吴广兴对老伴耐心帮助,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她。吴大娘思想上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决心和吴广兴一起把饲养工作做好。刘自得想利用儿女亲家的私情借牲口给自己磨面,遭到吴广兴的拒绝。而后,他又以代替何太看牲口为借口,偷将队里的牲口牵回家磨面。事情暴露后,队长和吴广兴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刘自得不但不接受批评,检查自己的错误思想,反而说吴广兴“偷料喂猪”,要他交代。吴广兴对刘自得的诬陷和无理取闹,毫不惧怕。后来,刘自得的女儿爱勤说明了事情真相,同时,共青团小组长冬梅又揭发了刘自得做生意的事实。对此,刘自得还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思想,在徐富贵的怂恿下,又答应再干一回,结果,徐富贵对大红马打了一冷鞭,使大红马受惊几乎落驹。这时,刘才感到问题严重,惊慌失措。吴广兴抓住时机进一步对刘进行帮助和批评,指出了这一系列错误事实,并严厉指出这种思想的危害性。至此,刘自得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丢掉个人打算,跟着大家走集体富裕的道路。两年后,小吴庄生产队的大牲畜在吴广兴的精心饲养下,已是膘肥马壮。吴广兴受到全体社员的爱戴,刘自得也有了进步。
74
1965
人欢马叫
主演:王善朴,常香玉,任宏恩
刘明珠
168
7.4
正片
刘明珠
7.4
更新时间:09月05日
主演:范泽华,张长城,洪妙,朱楚珍
简介:

辅业亲王朱厚燔党同伐异,偕夺兵权。罪证为潮州总兵刘光辰所掌握。刘欲上京面圣,弹劾奸王,不幸被朱之心腹、新任东南都督陈文华杀害于枫树坡。刘光辰之女刘明珠得知其父壮志未酬,受奸所害,决心继父遗志,上京面君。刘明珠历尽艰难险阻,来到枫树坡,在何氏妈妈相助之下,到刘光辰墓地祭奠。巧遇海瑞暗察回归,即诉冤情。海瑞为斥奸臣,带刘明珠至府中,待朝圣君,海瑞在朝圣中揭露了刘光辰一案,穆宗皇帝碍于皇叔朱厚燔辅助基业之绩,在众卿诡言之下,无法辩清真伪,求请老太后主决。太后为保皇权,竟出丑策,一面密谕海瑞到天津天查勘刘光辰一案;一面由穆宗下旨召海瑞在5天内挑选能女为太后寿庆穿制百宝珠衣,欲挟海瑞放弃奏劾朱厚燔。海瑞在夫人的协助下,亲赴天津卫,由海瑞夫人和刘明珠假扮穿珠女进宫穿珠衣。朱得知其中情由,又设毒计,企图火烧珠衣,致海瑞误延交衣日期之罪。幸得侍女迎风透露,海瑞夫人与刘明珠偕衣逃走,将珠衣提前交与太后。朱厚燔谎报珠衣烧毁,要治海瑞欺君之罪。刘明珠怒揭朱的阴谋,又逢海瑞详察回宫,当堂出示朱的罪证。穆宗始知朱的面目,但太后因朱系皇亲国戚,不便处刑,便赐刘明珠玉如意一支,要其回。刘明珠接过玉意,悲愤交集,当堂怒惩朱贼,终于使家恨国仇得以昭雪。

74
1964
刘明珠
主演:范泽华,张长城,洪妙,朱楚珍
搜索
0
7.4
已完结
搜索
7.4
更新时间:09月06日 02:26
主演:高圆圆,姚晨,赵又廷,陈红,王学圻,王珞丹,陈燃,张译,余皑磊,张大礼,马维福,杨青,霍青,谭松韵
简介: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  上市企业董事长秘书叶蓝秋(高圆圆 饰)在获知自己罹患癌症之后,心灰意冷的她上了一辆公交车,沉浸在惊愕与恐惧的她,拒绝给车上的老大爷让座,引起众议,这一过程被电视台实习记者杨佳琪(王珞丹 饰)用手机拍个正着。佳琪将公车上的新闻火速交给准嫂子陈若兮(姚晨 饰),凭着新闻主编的敏锐嗅觉,若兮将此新闻恶意放大,从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大搜索,集体讨伐叶蓝秋的道德沦丧。在公众指责和病魔降临的夹缝中,叶蓝秋带着老板沈流舒(王学圻 饰)借给她的100万,彻底玩起了消失。岂料这更使她被冠以“小三”之名。若兮的摄影师男友无意中被卷入叶蓝秋的世界中,为了获得一笔高额报酬,他受雇陪伴在叶左右。而他却不曾想到,这竟是这个饱受指责的女人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叶蓝秋的自杀,彻底颠覆了陈若兮的爱情与生活,也让所有人开始反思……
0
2012
搜索
主演:高圆圆,姚晨,赵又廷,陈红,王学圻,王珞丹,陈燃,张译,余皑磊,张大礼,马维福,杨青,霍青,谭松韵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141
7.3
已完结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7.3
更新时间:09月06日 01:45
主演:秦万檀,孟兆祥,罗棠因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并演出  编 导 组牛 畅 佟承杰 朱正本 张士燮 姚学诚 胡大德 谷 娣 孟兆祥  导 演华 纯  摄 影薛伯青  录 音郭大震  化 妆李洪泉  美 工刘竞生 张敦仁  剪 辑陈国强  助理导演张 一  特技设计佟翔天 马勋超  特技摄影钟 岳  解 说白景晟  制片主任江亚光  主要演员秦万檀 孟兆祥 罗棠因 罗棣因 宋世珍 鲁艺显 苏海玲 辛佩文 王金山 刘治普 张 毅 高国栋 李 光 陈小曼  独 唱马玉涛 (特邀) 秦万檀 潘天惠  演 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 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合唱队  演 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  乐队 指 挥王世儒  曲目:  01.国际歌  02.工友农友闹革命  03.西江月井岗山  04.毛主席领兵上了山  05.送郎当红军  06.当兵就要当红军  07.黄洋界  08.八月桂花遍地开  09.一杆红旗红遍天  10.苏维埃歌  11.告别老乡  12.十送红军  13.北上红军要出发  14.盼红军回故乡  15.红军不忘老故乡  16.会天亮  17.娄山关  18.杯杯美酒送红军  19.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0.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  21.翻雪山  22.越草地  23.长征  24.我们是铁红军  25.松花江上  26.勿忘九一八  27.统一战线打东洋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9.义勇军进行曲  30.八路军军歌  31.大刀进行曲  32.到敌人后方去  33.新四军军歌  34.我们在太行山上  35.游击队之歌  36.延安颂  37.咱们领袖毛泽东  38.南泥湾  9.红旗满天漂  40.东方红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经过 1960年,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朝期间,朝鲜方面为他们演出了一场名为《三千里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气势非常宏大,其中,大多数曲目是由战争年代的歌舞改编加工而成的. 这场大型歌舞给罗、刘留下很深的印象.回国途中经过沈阳,沈阳军区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招待晚会,演出了四首革命历史歌曲.刘亚楼看演出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里,我们根据地和解放区流传着一大批深受广大军民喜爱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有的一直传唱至今.当时正赶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迫切需要用充满革命激情的文艺作品去教育人民、鼓舞人民.不久,刘亚楼在杭州开会,见到了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刘亚楼对张双虎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中国革命历史懂得不多,应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传统教育.前不久,沈阳军区唱了四首歌,你们空政文工团也应该唱几首.” 空政文工团经过研究,决定由总团副团长牛畅负责这项工作. 在组织创作人员讨论时,有人问道“刘司令员怎么想起来让我们唱革命历史歌曲”牛畅说“听说在朝鲜访问时他看过一个大型歌舞.”这时舞蹈编剧佟承杰也说“总政歌舞团去了,他们在朝鲜也看过这个大型歌舞.”于是,牛畅马上派人去总政歌舞团,要来了那场大型歌舞的中文节目单.节目单的总题目是音乐舞蹈史诗《三千里江山》,内容既有歌也有舞,歌舞结合. 空政文工团的词作家张士燮仔细看了节目单后想起了一件事,他问牛畅“我记得你在太行山时不是搞过一个大型活报剧吗我看这个大型歌舞和你搞的那个活报剧差不多.” 之后,牛畅回忆了当年搞活报剧的一些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创作人员逐渐统一了思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创作一台以革命历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歌舞.  1960年,空政文工团决定派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等词曲作家,到江西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并指定由张士燮担任文学编辑. 在罗霄山脉刚刚披上嫩绿新装的时节,张士燮等人来到井冈山.他们踏遍了吉安、永新、安福等县的山山水水.在茨坪敬老院一些老红军那里,他们了解反“围剿”斗争的情况. 井冈山远近闻名的“赖妈妈”赖秀发,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就爱唱歌,参加红军后又当上了宣传队员.张士燮等人找到她时,她的歌喉,还是像当年那样嘹亮动人,她激动地当场唱起了《送郎当红军》. 当时,张士燮等人在南昌正赶上了江西省民间文艺会演.吉安专区的代表演唱了一首《送红军》.这首歌的曲调非常口语化,纯粹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劳作和休息时哼唱出来的.唱词中掺杂了不少地方方言,加之旋律婉转优美,充分抒发了苏区群众送别红军时如泣如诉、欲言又止的真挚情感“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飘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听到这歌声,张士燮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拿起本子记下来并连夜整理,这就是至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十送红军》. 回到北京,张士燮等人又拜访了原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的夫人王长德.老人听说是征集革命历史歌曲,非常高兴,当时就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嗨,张灯又结彩呀嗨,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除了搜集和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外,他们还把在1959年全军第2届文艺会演中的《葵花舞》、《飞夺泸定桥》和反映红军过草地的双人舞《艰苦岁月》进行了加工整理. 剧本成型后,空政文工团将它暂定名为《光辉的历程》,并将剧本送给了刘亚楼. 有一天,罗瑞卿从空政文工团的一位女演员那里了解到,他们正在排练一个300人的大型歌舞.那位女演员解释说“听刘司令员说您和他在朝鲜看了一个大型歌舞,他回来后让我们搞的.”罗瑞卿说,“人家有3000人,你们才300人,我看你们别搞了!” 这事马上报告给了刘亚楼,刘亚楼听后生气地说“我让你们唱历史歌曲,你们怎么搞了个大型歌舞是谁让你们搞的你们懂得什么是光辉的历程” 这时,空政文工团的同志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议论,但大家还是憋着一股劲加班加点地排练着.  1961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人民日报》等几个主要报纸都刊登了《光辉的历程》即将公演的海报和消息. 当时,刘亚楼在长春,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后,马上给空军政治部主任王辉球打电话“怎么又叫《光辉的历程》,还上了报纸了” 王辉球主任在排练时连续看了一个星期,他认为这部作品绝对没有问题.但现在刘司令员追查下来了,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他带着文工团的几个同志去向刘亚楼作检讨. 刘亚楼说“你们不要给我作检讨,你们去给罗总长作检讨吧,连罗总长的话你们也不听,你们向我检讨什么!” 从刘亚楼家里出来,大家沉默不语.这时牛畅说“我们搞的实际上是个表演唱,我看改个名字,干脆就叫《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吧.”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于1961年8月1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次演出,共在北京演出了8天,观众达2万多人,以后又进行了几场招待演出.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等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 对这部作品,观众的反响十分热烈,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年代的那些老同志看后更是赞不绝口.首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剧照和曲谱,并发表评论,称之为“革命历史的颂歌”,“激动人心、亲切感人”、“受到了一次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 罗瑞卿看完演出后,上台和演员们合影留念,他对大家说“你们乱给我讲嘛!什么歌舞,这明明是歌剧嘛!” 刘亚楼看完演出后高兴地说“改得挺好嘛!我叫你们唱歌,你们举一反三,这样做就对了!有几个演员表演得很好.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工修改.我们空军的全体常委请你们吃饭,祝贺演出成功.”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共9场16景,演唱了46首歌曲.其中包括《秋收暴动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会师歌》、《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南泥湾》等等.在艺术表现上,有合唱、有诗朗诵,有人物、有情节,有舞蹈、有演唱,每场都有主题并用朗诵词加以串联.当时在国内舞台上还没有“音乐舞蹈史诗”这一概念,究竟叫什么,在当时的首都文艺界曾引起了一番争论. 1962年5月26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三位元帅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政委吴法宪的陪同下,观看了演出. 应中共上海市委的邀请,空政文工团不久去了上海,在上海市人委大礼堂演出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历时一个多月,观众达7.2万多人.这一年,上海市的文艺工作者按照空政文工团的思路,创作出了一部规模更大的节目,定名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部作品对中国的歌舞表演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时间进入1964年,周恩来在看过空政文工团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之后,便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创作一部以歌舞为主的大型文艺节目,向1964年国庆节献礼.这样,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演便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 1964年6月,张士燮等人正在创作《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第二部,这时,他们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 《东方红》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院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周巍峙担任,副组长是总政文化部副部长陈亚丁.领导小组成员还有时乐碕、胡国光、李伟等.下分文学组、音乐组、舞蹈组、舞美设计组.组长分别由魏风、乔羽、徐怀中、张士燮、任红举等同志担任. 1962年初,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李伟对《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名称提出修改意见,他认为,该剧以大合唱《东方红》和葵花舞作结尾,因此,名称最好定为《东方红》.李伟的这个建议很快就报给了周总理并最终得到批准.于是定名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划时代的艺术巨作,其创作队伍和演员的阵容都非常强大.演员以驻京各大文艺团体为主,同时抽调了南京军区、济南军区文工团等单位的演员,共3000多人,仅合唱队就有1000多人. 在《东方红》的序幕《葵花向太阳》后,共有8场,一直演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年,毛泽东主席看过以后,提出不要搞得那么长,演到新中国诞生就可以了.根据毛主席指示,删去了第七、第八两场.1965年,又将它拍成了彩色艺术片,共收入了序幕和一至六场.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结束后,周总理在总结会上对空政文工团所付出的贡献和辛勤劳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一再提到,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在《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两个歌舞的基础上创作排演出来的.
73
1963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主演:秦万檀,孟兆祥,罗棠因
毛子佩闯宫
277
7.3
高清
毛子佩闯宫
7.3
更新时间:09月06日 02:50
主演:金雅楼,筱灵凤,筱湘麟,筱宝奎,华倩
简介:越剧影片《毛子佩闯宫》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搬上银幕,由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雅楼和筱灵凤担任主演,深受一代越剧迷的喜ddd。故事讲述御史毛龙之子毛子佩毛子佩与薛梅凄美爱情故事,影片表现了封建帝王荒淫残暴的生活,歌颂了坚贞的爱情。r明朝正德年问。御史毛龙之子毛子佩,自幼与老师之女薛梅同窗读书,青梅竹马,相互钟情。有一年清明佳节,薛梅随父回乡扫墓,不料去后杳无音讯,子佩终日思念。第二年,子佩奉父命进京攻读。上元之夜,独自出游,不期误入皇帝离宫别院——“留春院”。他在梅林下,踏月徘徊,触景伤情,脑海中顿然浮起薛梅的面貌。正沉浸在思念中,子佩忽然听见琴声,细辨琴曲系为薛梅所谱,甚感诧异;他拿出洞箫相和,这箫声直传到在“引凤楼”抚琴的薛梅与张书昭耳中。原来薛梅返乡后,即被强选人宫。她在宫中矢志不渝,终日怀念子佩。张书昭本是卖唱的江湖女儿,被选入宫为妃多年,不满在宫苑中供人玩弄,终日在忍泪佯欢中虚度光阴。薛张两人,同病相怜,情同姐妹。今夜,正德皇帝息驾西山,薛梅把满腔哀怨和思念诉之瑶琴。如泣如诉的琴声将子佩引至“引凤楼”前。张书昭着人将子佩唤上楼来,见他潇洒儒雅,顿生爱慕之情;薛梅见子佩,甚为惊喜,但碍于张书昭在旁,便未相认。此时,正德皇帝忽然驾归“留春院”。子佩不及走避,被正德皇帝当场严词盘诘张书昭急中生智,声称子佩是自己的亲弟,自幼过继给毛龙为子,始得解围。正德召毛龙将他领出。子佩回家后,被父亲责骂了一顿。他觉得留春院”所见的另一女子,酷似薛梅,急欲探明。正好张书昭派人来召子佩,于是子佩二次闯宫。在院中他巧遇薛梅,二人痛叙别情,互吐衷曲。不巧又逢正德归来,仓惶无计,不知如何是好。幸亏张书昭再施妙计,救子佩脱险出院。毛龙二次拿子回家,深恐再惹祸端,将子佩禁闭书房,命其及早还乡。子佩焦躁不安,他央得书童抱琴相助,冒死三次闯宫。子佩偷人留春院,和薛梅相约逃走,不料事为张书昭所悉。两人向张吐露了真情,张书昭深为两人的坚贞忠诚的爱情所动。不期此刻又告正德驾临。忙中子佩扮作宫女,意欲瞒过皇帝。不料,这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反倒看中了子佩,要纳为妃子。子佩看事已至此,严词痛骂正德。皇帝勃然大怒,令以毒酒赐死。眼看一场悲剧已成定局,又亏张书昭机智过人,设下妙计,暗将毒酒偷换,救出二人,使有情人终成美眷。
73
1963
毛子佩闯宫
主演:金雅楼,筱灵凤,筱湘麟,筱宝奎,华倩
APP下载提示
请下载APP,享受更流畅的体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