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的传说
1
7.9
已完结
鲁班的传说
7.9
更新时间:09月06日 01:06
主演:魏鹤龄,李保罗,季虹
简介:上海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著名导演孙瑜执导,魏鹤龄主演;其主要剧情为:影片选择了造桥、建庙、角楼三个故事贯串而成,着重表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巧匠鲁班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化身,证明了不平凡的奇迹都是从平凡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春秋战国时代,有位巧匠叫鲁班,传说中人称“木匠之祖”。 一日,鲁班途经四川某地,看到一座建造中的大石桥。依造桥的赵掌墨师的设计,桥身不能合拢。  鲁班凿了一块大石头,送给了快要出嫁但买不起嫁衣的穷姑娘翠儿。在石桥合拢的关口翠儿献出了石头,桥造成了,翠儿的嫁妆也不愁了。  江南某地造宗庙,规定要用黄荆树做正梁,朱砂石做亭盖,造庙的张掌墨师很犯愁。鲁班想出了“鲁抬梁”、“土堆亭”的办法,使宗庙得以建成。  皇帝要造四座宫城的角楼,规定每个角楼都必须有九根梁、十八根柱、七十二条脊。许多设计建筑的掌墨师都无力达到这个要求,一连七个名师被皇帝所杀。最后,这项工程落到李掌墨师身上,可他也无能为力。鲁班闻知此事,昼夜苦思,几日之后,他请一个叫巧儿的姑娘按自己设计的尺寸,编成一个麦秸秆蝈蝈笼,送给李掌墨师。李得以启发,终于将角楼建成。
0
1958
鲁班的传说
主演:魏鹤龄,李保罗,季虹
谭嗣同
0
8.0
HD
谭嗣同
8.0
更新时间:09月02日
主演:达式常,郑榕,颜彼得,王洪生,顾岚,宋晓英,王玉梅,王志华,王洪涛,马盛君,刘江,马连冀,牛呈立,朱艺丹,辛辛,胡奇,李耀华,巢萍,王文祥,赵淑兰
简介: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向全国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开始了。为了网罗天下英才,军机处两次拍电报催促谭嗣同火速进京。谭嗣同辞别了妻子李闰,踏上征途。途中,黄河两岸饿殍满地,哀鸿遍野的景象深深震动了谭嗣同,他更坚信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及心腹老臣们不动声色地把辅佐皇上变法、为皇上保荐人才的军机大臣翁同和撤了职,遣送回乡。提升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把持兵权,统摄北洋三军,给刚刚开始的变法维新一个警告和打击。谭嗣同到京后,马上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他横溢的才思和无畏的胆识备受皇上赞赏。光绪皇帝激动地授予他四品章京衔,命他在军机处供职,希望他成为中兴之臣。革新志士康有为、杨深秀、林旭、刘光第等在得月楼设宴为谭嗣同洗尘。他们烛下长谈,共谋维新大业。兵部侍郎袁世凯也前来拜访谭嗣同,并献五百两银子...

0
1984
谭嗣同
主演:达式常,郑榕,颜彼得,王洪生,顾岚,宋晓英,王玉梅,王志华,王洪涛,马盛君,刘江,马连冀,牛呈立,朱艺丹,辛辛,胡奇,李耀华,巢萍,王文祥,赵淑兰
吴大观
0
0.0
正片
吴大观
0.0
更新时间:09月02日
主演:吴兵,张然,千山森
简介:

1946年,美国威廉斯堡,中国留学生吴大观与好友龙一知激烈争吵,龙一知气喘虚虚地:“大观,别说国内正在打仗……就是不打仗。中国也不可能设计和制造飞机发动机,国情不可能。我们学的这些东西只有在美国才能发展,……”。吴大观没有回头,毅然回到祖国。内战烽火正酣,吴大观携妻女投奔解放区。当聂荣臻问道:来到解放区有什么要求时,吴大观郑重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聂荣臻一句“新中国的成立指日可待,你一定会大有作为的”话,让吴大观终生难忘。新中国成立,吴大观所带领的团队,于1955年研制出了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飞机咆哮地怒指天空,迎着晚霞,飞了起来,所有的人都开始欢呼。60年代初,帝国主义对我们磨刀霍霍,我们的空中力量还非常脆弱,吴大观又带领团队加紧研制涡扇发动机,他知道,新发动机研制很难,但他更知道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必须知难而进,这是国家对我们的要求。正当涡扇发动机核心技术气冷空心叶片研制获得成功时,国家面临严重经济困难。此时,吴大观最得意的助手魏大陆在涡扇发动机试车试车成功之即因不幸牺牲,面对困难,吴大观团队得到了一次人格的洗礼: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是一个巨大的国家科研系统工程,任何仅从个人偏好和记忆出发的理想和情感,都不足以支撑这项事业;惟有将生命熔铸到看似泯灭掉了个性和自我的、永无终点的漫漫征程,全身心拥抱每一个瞬间,升华为真正的大个性、大理想和大激情,才能历久弥坚、无远弗届。然而,这反倒给吴大观带来更大的紧迫感,为保障自主研制之路越走越顺,他又忘我投入到发动机研制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是什么驱使他夙兴夜寐地奔走劳顿?是什么让他永远感受着天真满足的幸福?

0
2011
吴大观
主演:吴兵,张然,千山森
王忠诚
0
0.0
HD国语
王忠诚
0.0
更新时间:09月03日
主演:高明,刘小溪,陶玉玲,宫晓瑄,田小洁
简介:  王忠诚是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优秀共产党员。本片以王忠诚同志的主要生平事迹改编而成。高明饰演王忠诚,青年时期由刘小溪扮演。
  1951年,大学毕业的王忠诚随医疗队到中朝边境的志愿军后方医院参加救治伤病员工作。由于神经外科在我国尚数空白,面对一个个脑损伤的指战员根本无法救治,只能看着他们在痛苦中牺牲,王忠诚在悲愤中立下誓言,一定要攻克神经外科的难关,创立中国的神经外科。
  1952年,王忠诚参加了“神经外科培训班”,成为我国第一批神经外科医生。在艰苦的创业条件下,王忠诚和同事们到乱坟岗挖尸骨做标本,对照研究神经解剖图谱。当北京成立第一个神经外科时,王忠诚告别年轻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只身从天津来到北京,开始了新的征程。为了改变拥有5亿人口的中国只有十几个神经外科医生的落后状况,王忠诚历尽十年心血,经过千百次在腐败尸体上的穿刺实验,根据2500余份脑血管造影资料分析和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终于在1965年著就了新中国第一部神经外科学专著《脑血管造影术》。在简陋的实验条件下,他受到X光放射的严重伤害,曾六次患肺炎,白细胞低到了三千。
  1997年,在艰苦而漫长的岁月中实现着誓言的王忠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荣获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并获得奖金100万港币。领奖台上的王忠诚在荣誉的光环中看到的却是那些早已远去的志愿军战士的身影,想到的是等待他手术的病人……回到北京,他不顾路途疲劳。立即为病人做手术,并把100万港币的奖金全部捐献给了国家,用于医学研究。
  手术、实验、著书立说几乎成了王忠诚生活的全部,他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1999年,上级考虑到王忠诚的身体健康,决定让他停刀。王忠诚虽然不愿接受这一决定,但还是以共产党员的姿态服从了。恰逢此时一位病情复杂的病人住进了医院,这种病例非常少见,手术的成功率是零。王忠诚毅然决定为病人做完手术再停刀。同事和学生都劝他放弃,担心万一手术失败会影响他所保持的脑干肿瘤手术成功率的世界纪录。王忠诚却说:“医生的名誉再重,重不过病人的生命。”艰难的手术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也给王忠诚的手术生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他的腰椎病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天坛医院党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请王忠诚在国外进修的儿子王劲回国为他实施手术。在父亲的鼓励下,王劲勇敢地承担了重任,手术获得了成功。王忠诚恢复后激动地对老伴说:“看见没有,我儿子让我站起来了!”
  001年9月,王忠诚在澳大利亚荣获世界神经外科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奖。
  王忠诚院士,行医52年,曾经为数万名脑病患者做过治疗。他是世界上做神经外科手术惟一超过万例的人,也是世界上做脑血管畸形手术数量最多,经验最丰富的专家,还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位施行脑动脉瘤手术超过千例的专家中的最杰出者。影片以平实的视角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主人公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一个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李广田)
0
2002
王忠诚
主演:高明,刘小溪,陶玉玲,宫晓瑄,田小洁
APP下载提示
请下载APP,享受更流畅的体验! 立即下载